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二)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钟山石城已寂寞,祇见江水云端来。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

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

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

因留嘉客坐披写,酃渌笑语倾如筛。

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

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

馀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形式: 古风

翻译

六朝的英雄人物都淹没在历史烟尘中,那些华丽的车驾和玉制的桌椅如今在哪里呢?
钟山的石城空寂无声,只剩下江水从云端流淌而来。
百岁老者中还有活着的,还能记得世宗初次攻打淮河的情景。
魏王的军队接连不断地出征,旗帜连绵千里,相互交错。
那时的谋士虽然众多,但能进入朝廷高位的并不多。
帝王如同龙腾九天,统治四海,即使是滔滔江水也无法阻挡他的威势,这真是可笑的企图。
投降的国王北归时,宫殿已经破败,废弃的房屋还锁着残余的金银。
真正的主宰者自有神灵庇佑,将领们何必再求取高位呢?
山川宁静,草木静谧,天地间不再有战乱的风云。
您登高寻觅古迹,感慨这些遗迹,只能借酒浇愁。
于是邀请佳客坐下畅谈,酃渌美酒笑声如泉水般流淌。
酒喝到尽兴,又惋惜功业未成,尽管满腹经纶,却已老去。
看到峰峦叠嶂,心中涌起归隐之意,提笔写下忧虑,字句沉重。
晚年无乐,容易感伤,也自愧不如庄周能淡然处世。
青灯闪烁,照亮无法入眠的夜晚,只能翻开您的诗篇来安慰自己。

注释

金舆玉几:华贵的车驾和玉制的桌椅。
寂寞:空寂无人。
世宗:古代帝王名。
旗纛:军旗。
陪台:指朝廷高位。
龙腾九天:比喻帝王威势。
可咍:嘲笑、讽刺。
楼殿坼:宫殿破败。
公台:官位。
屯云雷:战乱风云。
聊持杯:姑且借酒消愁。
酃渌:美酒名。
攒峰列壑:峰峦重叠,山谷相连。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
安排:处世态度。
阖且开:合上书卷暂且打开诗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沧桑、抒发怀古情感的诗歌。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六朝时期的繁华与衰败,以及后世对于那些辉煌岁月的追忆和反思。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钟山石城已寂寞,祇见江水云端来。" 这四句诗从宏观角度展开,将六朝时期的人物事迹比作烟埃,暗示历史的消散与虚幻。而金舆玉几则象征着当时的奢华生活,但现在只留下寂寞的遗迹。钟山石城原是繁荣之地,现在却变得冷清,只剩江水流淌和云端来往,显得格外凄凉。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这两句诗通过百年老人的回忆,讲述了过去的历史事件,如世宗初次征讨淮河的情景。魏王率领的军队和战马连绵不断,旗帜在千里之外交织相望,这些描述传达出当时战争的激烈与辉煌。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这几句诗表明了当时有很多谋士,但最终是由上国决策,拔取了许多战略要地。龙腾九天、跨四海的形象描绘出强大势力的扩张,而一水欲阻则表现出面对这种力量时的无力感。

"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这些句子描绘了战败后的景象,降王回到北方,废弃的宫殿还有着锁住的残余财宝。这也暗示了一种宿命论,认为历史发展是由神灵所掌控。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是对自然山川、草木静好的描写,以及对古迹的追寻和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功业晚成的惋惜,对自己年迈但仍在努力创作的自嘲,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于生活和历史无常的感触。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一)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汉荡坼天如筛。

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萧辰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

微之新诗动我目,烂若火齐金盘堆。

想携诸彦眺平野,高论历诋秦以来。

觥船淋浪始快意,忽忆归云胡为哉。

念君少壮辍游衍,发挥春秋名玉杯。

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

登临兴罢因感触,更欲远引追宗雷。

君知富贵亦何有,谄誉未足偿讥排。

风豪雨横费调燮,坐使发背为黄台。

留宾往往夜参半,虽有樽俎无由开。

江南佳丽非一日,况乃故园名池台。

能招过客饮文字,山水又足供欢咍。

剩留官屋贮酒母,取醉不竭当如淮。

形式: 古风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七)田漏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八)牛衣

百兽冬自暖,独牛非氄毛。

无衣与卒岁,坐恐得空牢。

主人覆护恩,岂啻一绨袍。

问尔何以报,离离满东皋。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