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幽深山谷之景。"下第只空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宁静,"住帝乡"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杏园啼百舌"中的"杏园"可能指的是杏花盛开的园林,而"啼百舌"则形象地表达了鸟鸣声中带着的情感和情绪,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里的"谁醉在花傍"则是诗人对那种忘我之境的一种向往。
然而,随后的"泪落故山远"和"病来春草长"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感伤,春天的草木生长也提醒着时光的逝去和个人的衰弱。
最后,"知音逢岂易"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懂得自己心意的人难以遇见的感慨,而"孤棹负三湘"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沉重之感,仿佛诗人在用力向着遥远的地方前进,却又带着沉甸甸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秋宵已难曙,漏向二更分。
我忆山水坐,虫当寂寞闻。
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
会自东浮去,将何欲致君。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
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
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
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
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
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
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
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