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元龙赴泗州

子猷风味最诸王,试吏聊怀筦库章。

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

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鹢翔。

顾我行为大梁役,一卮薄酒话愁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子猷的风度在众王中最为独特,担任小官时心中怀念掌管仓库的日子。
如同白鹄在碧绿的梧桐上初次展翅,明珠在深蓝大海中慢慢绽放光芒。
傍晚时分,遥望淮山千座峰峦挺立,秋天的洛水上万只鹢鸟翱翔。
回顾我的人生,如同为大梁效力,一杯薄酒只能倾诉满腹愁绪。

注释

风味:指独特的风格或气质。
试吏:尝试担任小官。
筦库章:管理仓库的职责。
鹄峙:白鹄站立的样子。
珠遗沧海:明珠比喻人的才华在广阔天地中展现。
淮山:淮河两岸的山脉。
洛水: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这里指洛阳附近的洛河。
万鹢翔:形容洛水上众多的船只如群雁飞翔。
大梁役:指在大梁(今河南开封)的任职。
一卮:一杯。
愁肠:内心忧愁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为友人王元龙赴任泗州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子猷(晋代王徽之)的风度为典,赞美了王元龙的才情和气质,暗示他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未来可能的显达。"鹄峙碧桐初振羽"描绘了王元龙如鸿鹄展翅般的豪迈与进取,"珠遗沧海渐腾光"则象征他的才华将在新的岗位上逐渐显现。接着,诗人通过淮山和洛水的意象,寄寓对友人前程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在远方也能像洛水中的船只一样翱翔。最后,诗人以自身在大梁的忙碌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王元龙的关切和离别时的愁绪,借一杯薄酒寄托深深的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生动,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刘承议解职归养

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洛阳城。

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佛印

抱包初舍蔚头蓝,江月松风处处参。

他日惠林为上首,几年弥勒作同龛。

真珠撒帐开新座,飞鸟衔花绕旧庵。

云散虎溪莲社友,独依香火思何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送罗正之两浙提刑

岂为鲈鱼忆故丘,东南昏垫赖良谋。

一封暮别云间阁,三组秋归海上州。

子政暂为都水使,千秋终作富民侯。

赠君一语君应笑,竞注江河本不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其二)

天马蒲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