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秋望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秋天即将过去,我登高远望,千里之外是皇家都城。
雨后山色更青翠,经过秋霜的菊花逐渐稀疏。
傍晚时分平原上雾气升起,高树上的鸟儿归巢。
遥望关河,心中不禁吟咏起古代的失意诗篇。

注释

登临:登山或登高。
王畿:古代指帝王的都城地区。
过雨:经过雨水洗涤。
逾:更加。
翠:绿色,形容山色青翠。
经霜:经历过霜冻。
渐稀:越来越少。
平原:广阔的平坦地区。
夕霭:傍晚的雾气。
宿禽:夜宿的鸟儿。
归:返回。
关河:河流和关隘,代指边关。
咏:吟诵。
式微:《诗经》中的篇名,表达失意或衰落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帝城秋望》,描绘了秋季登高远眺京城的景象。首句"登临秋向尽",点明时令接近深秋,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即将结束。"千里见王畿",展现出广阔的视野,诗人遥望千里之外的都城区域。

"过雨山逾翠",一场秋雨过后,山色更加青翠,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经霜菊渐稀",则描绘了菊花在秋霜中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平原夕霭起",傍晚时分,平原上升起了薄雾,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高树宿禽归",高大的树木上,鸟儿归巢,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诗人以"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作结,望着远方的关河,不禁引发了对历史兴衰和自身境遇的感慨,暗寓壮志未酬的寂寥情绪,借古人《诗经·小雅·式微》的典故,表达了淡淡的哀愁和对盛世不再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春日书怀

曾读前书笑古今,耻随流俗信浮沉。

终期直道扶元化,敢为虚名役片心。

默坐野禽啼昼景,闭门官柳长春阴。

世间事了须先退,不待霜毛渐满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长安故苑有怀

唐室空城有旧基,荒凉长使后人悲。

遥村日暖花空发,废苑春深柳自垂。

事著简编犹可念,景随陵谷更何疑。

入梁朝士无多在,谁向秋风咏黍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怀张曙

不见张夫子,岩花几度新。

久闲空赋命,远别更伤春。

雨艇愁天末,烟蓑隐渭滨。

应嗟年未冠,已作异乡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闲望有感

水乡春气变新正,风物光荣异帝城。

闲步偶寻芳草色,空林独听野莺声。

烟霞未得从幽兴,吟赏潜悲减旧情。

燕麦杨花自摇荡,不知离客困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