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和催梅

未许蜂知,难交雀啅,芳丛犹是寒丛。

东方解冻,春仗做春工。

何事仙葩未放,寒苞秘、冰麝香浓。

应须是、惊闻羯鼓,谁敢喷髯龙。

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脸将红。

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

要看含章檐下,闲妆靓、春睡朦胧。

知音是,冻云影底,铁面葛仙翁。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不允许蜜蜂知道,难以与麻雀交流,花丛仍是寒冷的花丛。
春天的到来,工匠们开始制作春天的装饰。
为何仙花还未开放,藏着寒意的花苞香气浓郁。
或许是被羯鼓声惊扰,谁还敢唤醒冬眠的龙?
梅花,你独自欣赏吧,丁香已经洁白,桃花即将泛红。
寒冬中的三位好友,长久等待着竹松的陪伴。
期待在含章阁的屋檐下,女子慵懒地打扮,春梦正浓。
知音在,就在那冻云之下,铁面的葛仙翁静静守护。

注释

蜂知:蜜蜂知晓。
雀啅:麻雀鸣叫。
寒丛:寒冷的花丛。
解冻:冰雪融化。
春仗:春天的装饰或庆典。
仙葩:仙花。
冰麝:冰凉的麝香。
羯鼓:古代打击乐器,象征春天的到来。
喷髯龙:形容花儿从冬眠中苏醒。
丁香: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
桃脸:比喻桃花般的脸颊。
结岁寒三友:指松竹梅在寒冬中为朋友。
筠松:竹和松树,常用于形容高洁之士。
含章檐下:含章阁的屋檐,可能指女子居所。
春睡朦胧:春日里的慵懒梦境。
冻云影底:冻云下的景象。
铁面葛仙翁:形容严肃的长者,可能是隐喻。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二》是宋代词人葛立方的作品,以梅花未放为引,表达了对春天迟到的期待和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未许蜂知,难交雀啅"描绘了梅花在早春时节仍保持清冷的姿态,不被蜂蝶轻易察觉。"东方解冻,春仗做春工"暗示着春天的力量正在悄然酝酿。

"何事仙葩未放,寒苞秘、冰麝香浓"进一步强调梅花的矜持与香气的馥郁,暗示其内在的高洁品质。"惊闻羯鼓"暗指冬去春来的声音,"谁敢喷髯龙"则以龙喻梅花,表达对其傲骨的敬仰。

接下来,词人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的开放,如丁香和桃花,突出梅花的与众不同,"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梅花与松竹并列,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要看含章檐下,闲妆靓、春睡朦胧"描绘了梅花在静谧中等待绽放的优雅姿态。

最后,词人以"冻云影底,铁面葛仙翁"作结,将梅花比作葛仙翁,寓意其虽身处严寒,但面容坚毅,期待知音能理解其深藏的美。整体上,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扉映琉璃,窗摇云母,水堂新甃云湾。

际天波面,玉镜宝奁宽。

栏外青山几叠,瑶烟敛、影落千鬟。

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尘寰。

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

问何如藜杖,此地跻攀。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

他年事、苍云屯处,千亩看栖鸾。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胡汝明罢帅归,坐间次韵作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湓川几报严更。

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

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功名事,他年未晚,一笴落欃枪。

归来,何早计,白蘋洲畔,危获深耕。

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

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

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鹧鸪.小孙周晬席上作

榴花庭院戏氍毹。水剪双眸画不如。

莫恨未能通瑟僩,只今先已辩之无。

虎睛浅缀新花帽,龙脑浓熏小绣襦。

乃祖未须贻厥力,及时须读五车书。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锦堂春/锦堂春慢.正旦作

气应三阳,氛澄六幕,翔乌初上云端。

问朝来何事,喜动门阑。

田父占来好岁,星翁说道宜官。

拟更凭高望远,春在烟波,春在晴峦。

歌管雕堂宴喜,任重帘不卷,交护春寒。

况金钗整整,玉树团团。

柏叶轻浮重醑,梅枝巧缀新幡。

共祝年年如愿,寿过松椿,寿过彭聃。

形式: 词牌: 锦堂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