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林熙春所作的《送曾九虚使楚便省还朝用周中丞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首联“携手江干急暮催,皇华未许暂依回”,以“携手”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两人在江边相携而行,却因“皇华”的使命所迫,无法停留,表达了对友人公务繁忙的无奈与理解。
颔联“里门昼日宁亲意,驿路秋风慰圣怀”,转而描写友人归家的场景。里门,指的是家门口或家乡,这里表达了对友人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欣慰之情;“驿路秋风”,则暗示了友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但“慰圣怀”三字,巧妙地将友人的归来与国家、皇帝的喜悦联系起来,体现了对友人使命完成的肯定与赞美。
颈联“献纳拟倾燕市酒,凭陵何事楚人哀”,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燕市酒,典出《史记》,比喻豪饮,这里借以表达对友人才情的敬佩;“凭陵”一词,既可指友人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可暗含对友人遭遇困难的同情,“楚人哀”则可能是指友人在外漂泊的辛酸,也可能是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尾联“知君雅抱经纶志,岂必争传抗疏才”,是对友人志向的肯定与鼓励。经纶,原指治理国家的才能,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远大抱负;“岂必争传抗疏才”,则是对友人不必拘泥于传统官场斗争的智慧与豁达的理解,表达了对友人独特人格魅力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归来的喜悦,更有对友人才华与志向的赞美与鼓励,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期待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