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九虚使楚便省还朝用周中丞韵

携手江干急暮催,皇华未许暂依回。

里门昼日宁亲意,驿路秋风慰圣怀。

献纳拟倾燕市酒,凭陵何事楚人哀。

知君雅抱经纶志,岂必争传抗疏才。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熙春所作的《送曾九虚使楚便省还朝用周中丞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首联“携手江干急暮催,皇华未许暂依回”,以“携手”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两人在江边相携而行,却因“皇华”的使命所迫,无法停留,表达了对友人公务繁忙的无奈与理解。

颔联“里门昼日宁亲意,驿路秋风慰圣怀”,转而描写友人归家的场景。里门,指的是家门口或家乡,这里表达了对友人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欣慰之情;“驿路秋风”,则暗示了友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但“慰圣怀”三字,巧妙地将友人的归来与国家、皇帝的喜悦联系起来,体现了对友人使命完成的肯定与赞美。

颈联“献纳拟倾燕市酒,凭陵何事楚人哀”,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燕市酒,典出《史记》,比喻豪饮,这里借以表达对友人才情的敬佩;“凭陵”一词,既可指友人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可暗含对友人遭遇困难的同情,“楚人哀”则可能是指友人在外漂泊的辛酸,也可能是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尾联“知君雅抱经纶志,岂必争传抗疏才”,是对友人志向的肯定与鼓励。经纶,原指治理国家的才能,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远大抱负;“岂必争传抗疏才”,则是对友人不必拘泥于传统官场斗争的智慧与豁达的理解,表达了对友人独特人格魅力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归来的喜悦,更有对友人才华与志向的赞美与鼓励,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期待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郡幕黄浚源致官侍母

叔度繇来称吏隐,凤皇台畔动行吟。

八千里外昌黎路,方寸腔中徐庶心。

白发华裾今日合,青山绿笋正秋阴。

阶前戏罢无长物,第说天涯思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一)

两袖翩翩拂海烟,清风曾达圣人前。

时逢庚癸无歌雁,政减征求有翼蝉。

奏牍忽当投杼事,束装还欠买舟钱。

君归更作遴名客,九华山头结何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二)

劳苦天涯只自知,周南留滞岂胜悲。

八千里外神君垒,咫尺碑中幼妇辞。

去国勿惭成子母,归家犹幸引孙儿。

鲤庭十载今朝合,不是门闾独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其三)

叶落青梧玉露生,可堪仙吏曳裾行。

百年多事伤心泪,半夜孤舟独语情。

华发只因劳抚字,壮猷何以报承明。

遗家清白真丹诀,不让丝纶五色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