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辕门春尽犹多事,竹院空閒未得过。
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碧出层萝。
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
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在明朝时期对喜雨之景的感慨与思考。首句“辕门春尽犹多事”,描绘了春末时节,尽管春天已接近尾声,但仍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营造了一种忙碌而充实的氛围。接着,“竹院空閒未得过”一句,通过对比竹院的空闲与忙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碧出层萝。”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舟于湍急的河流之上,沿途欣赏着幽静碧绿的景色,穿过层层茂密的藤萝,形象地表现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同时也隐含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
“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描述了久旱之后终于迎来甘霖,田野因雨水的滋润而焕发生机,乡间的老人欢欣鼓舞,放声歌唱,表达了人民对于雨水的喜悦与感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最后,“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这句诗则升华了主题,强调了人心向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即使地形险峻,也无法抵挡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力量。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观。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
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
见说虔南惟苦雨,深山毒雾长阴阴。
我来偏遇一春旱,谁解挽回三日霖?
寇盗郴阳方出掠,干戈塞北还相寻。
忧民无计泪空堕,谢病几时归海浔?
积雨雩都道,山途喜乍晴。
溪流迟渡马,冈树隐前旌。
野屋多移灶,穷苗尚阻兵。
迎趋勤父老,无补愧巡行。
借山亭子近如何,乘兴时从梦里过。
尚想清池环醉影,犹疑花径驻鸣珂。
疏帘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
传语诸公合频赏,休令岁月亦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