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迷时三界有,悟即出嚣缠。
心无六入迹,清净达本源。
地狱成净土,招手别诸天。
报语三涂宅,共你更无缘。
非论早与晚,悟理即无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名为《诗偈(其四十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心灵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悟道与解脱的理解。
“迷时三界有,悟即出嚣缠。”这两句诗意指在迷惑之时,人们沉浸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即佛教中的世间)的苦难之中,而一旦达到顿悟,即可摆脱世间的羁绊和束缚。
“心无六入迹,清净达本源。”这里的“六入”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感官与外界接触时会产生的痕跡。诗句表明,当心灵无所挂碍,纯洁无染时,便能达到一种原始、本质的状态。
“地狱成净土,招手别诸天。”这两句诗颇具象征意味,“地狱”代表苦难之处,而“成净土”则是通过修行将其转变为清净之境。招手别诸天,可能是指在达到某种精神层次后,对于其他的追求或依恋说再见。
“报语三涂宅,共你更无缘。”这里的“三涂”可能指的是世间的迷惑和束缚,而“三涂宅”则暗示了一种隔绝与超脱。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某些事物或关系的彻底告别。
最后,“非论早与晚,悟理即无边。”这句强调了悟到真理的时机并不重要,一旦达到真理,便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迷惑与觉醒、束缚与解脱等概念,表达了一种超越世间烦恼,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解脱的禅宗思想。
不详
出家舍烦恼,烦恼还同住。
痴心觅福田,騃意承救度。
十二因缘管,无繇免来去。
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
佛心一子地,蠢动皆男女。
平等如虚空,善恶俱无取。
既不造天堂,谁受三涂苦。
有无尽无馀,乘空能自度。
神作如来身,智作如来库。
涌出波罗蜜,流通正道路。
浑身加身佛,迷人自不悟。
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
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
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
忽遇本来人,不在阴阳里。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
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
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