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赠康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老者深切的同情之心和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八十秦翁老不归”,此句描绘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虽然岁月悠长,但依旧未能返回故土。"秦翁"指代秦地(今陕西一带)之人,这里用来形容这位老者。"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老者命运的感慨。
“南宾太守乞寒衣”,此句写的是在南宾任职的太守(地方官员)请求为这位老者提供御寒之物。这一行为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对待老者的态度,既有礼遇之意,也透露出生活艰辛。
“再三怜汝非他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老者的深切同情,并非一般的慈善心怀,而是发自内心的怜悯。"非他意"则暗示这种关怀并非只是形式上的表示。
“天宝遗民见渐稀”,最后一句写的是时光流转,昔日繁华如今已不再,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遗民越来越少。这句话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美好时代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命运的描绘,以及对天宝时期遗民渐稀的感慨,表现了白居易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悟。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
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道场。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
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心如定水随形应,口似悬河逐病治。
曾向众中先礼拜,西方去日莫相遗。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