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閒。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
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描绘了诗人身处山林之中,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沉醉与享受。首句“处山无厌山”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即使身处其中也不觉厌倦。次句“林鸟正关关”以鸟鸣声衬托出山林的宁静与生机。
“月入潭心白”描绘了月光洒在深潭中的景象,水面映照出皎洁的月色,显得清澈明亮。“花明谷口閒”则写出了山谷中花开的美景,闲适而宁静。接下来,“采薪能自至”描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采集薪柴,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最后一句“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诗人听说要观赏大海,即便面对险峻的高峰也愿意攀登,显示出其探索未知、追求壮志的豪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斸破烟丛带笋移,映轩临槛特为宜。
龙孙已见多奇节,凤实新生入翠枝。
不向阮家林下集,还思渭北水边窥。
一花一草公休咏,惯作兰台侍从诗。
丹砂篆印发题封,云母屏开照耀中。
漠漠蛟绡吹入纸,翘翘虿发卷随风。
新番自与鸿都异,旧法唯应垩帚同。
丞相报诗何处问,清泠池上雁能通。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联句后,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东瞻杞国城,半日鸟飞程。
度雁不曾下,新文谁寄评。
旧年因使至,秀句欲人惊。
聊效题斋壁,先贤亦以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