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时赐食天厨近,再宿偷吟禁漏清。
二十五家齐拔宅,人间已写上升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后的喜悦心情,通过对皇家恩惠的赞颂和个人命运变化的抒写,展现了当时士子对科举成功的渴望与自豪。
“三时赐食天厨近”,这里的“三时”指的是早、中、晚三餐,“天厨”是皇帝御膳之意,诗人通过此句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意味着自己已接近权力中心,可以享受到皇家赐予的食物,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有精神上的荣耀。
“再宿偷吟禁漏清”,“再宿”指的是第二次宿营,“偷吟”是私下里轻声吟咏诗句,"禁漏清"则是皇宫中的时辰已晚,水钟之声清晰可闻。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参加完科举考试后,在皇宫附近的住所中,夜深人静时仍然激动地低吟着自己的诗作,庆幸自己能有机会进入这个清高脱俗的环境。
“二十五家齐拔宅”,这一句描绘了考取之后,新进士们共同庆祝的情景。"二十五家"可能是指与诗人一起及第的二十五位新科进士,“齐拔宅”则意味着他们将会有新的住所,暗示着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提升。
“人间已写上升名”,这句表达了成功后的荣耀,"上升名"是指在官府的名册上记录下自己的名字,这不仅仅是个人身份的改变,更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与精神双重满足的描写,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展示了古代士子科举成功后那种喜悦和自豪的心情。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
归心随旅雁,万里在沧洲。
残照明天阙,孤砧隔御沟。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
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冰。
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
了然方寸内,应秪见南能。
从军朔方久,未省用干戈。
秪以恩信及,自然戎虏和。
边声动白草,烧色入枯河。
每度因看猎,令人勇气多。
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
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
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
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