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卷帘酒醒,怕无言、慵理残妆啼粉。

记绾同心双绣带,珠箔青楼花满。

琢玉传情,断金订约,总是愁根本。

谁知薄悻,肯于长处寻短。

旧日掌上芙蓉,新来成刺,变却风流眼。

自信华年风度在,未怕香红春晚。

恩不相酬,怨难重合,往事冰澌泮。

分明诀绝,股钗还我一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酒醒后卷起窗帘,怕无话可说,懒于整理残妆,泪痕斑驳。
记得那时我们曾紧系着同心双绣带,在珠帘掩映的青楼中,花香四溢。
精心雕琢的玉传达情感,誓言如金般坚定,但都源自深深的忧虑。
谁能料到,薄情之人竟会从优点中找出缺点。
昔日的掌上明珠如今成了刺,改变了你的眼眸,不再风流倜傥。
尽管我自信青春风采犹在,不怕晚来的春光,但恩情不再,怨恨难以复合。
过去的恩怨已如冰雪融化,我们的关系分明已经决裂。
分手时,你连同赠予的股钗也取回了一半,象征着彻底的结束。

注释

酒醒:酒后醒来。
残妆:残余的妆容。
同心双绣带:象征爱情的装饰品。
珠箔:珠帘。
琢玉:雕刻玉石,比喻深情表达。
薄悻:薄情的人。
掌上芙蓉:形容女子美丽如花。
香红春晚:春天即将过去。
股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钗的一种。

鉴赏

这首《念奴娇》是宋代词人郑觉斋的作品,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情感纠葛。开篇“卷帘酒醒”形象地写出主人公酒醒后的状态,可能因思念而独自醒来,面对寂静的环境,她感到无言和慵懒,不愿整理妆容,暗示了内心的落寞和哀愁。

“记绾同心双绣带,珠箔青楼花满”回忆起往昔的甜蜜时光,曾经的海誓山盟仿佛还在眼前,然而现实中的变化让人心痛,如同“旧日掌上芙蓉,新来成刺”,昔日的温柔佳人如今成了难以亲近的刺,反映出感情的破裂和对方的转变。

“琢玉传情,断金订约,总是愁根本”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昔日的深情厚意如今成了痛苦的根源。接下来,“谁知薄悻,肯于长处寻短”指责对方的无情,不知珍惜曾经的美好。

“旧日掌上芙蓉”至“未怕香红春晚”部分,词人自我安慰,虽然青春不再,但仍然自信风度犹在,不怕岁月流逝。然而,“恩不相酬,怨难重合”揭示了无法弥补的裂痕,过去的恩情无法回报,怨恨也无法再复合。

最后,“分明诀绝,股钗还我一半”以物象象征决绝,股钗象征着两人关系的纽带,如今只剩下一半,寓意着彻底的断裂。整首词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爱情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收录诗词(3)

郑觉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秋夜永。叶叶梧桐霜冷。皓月窥人深院静。

孤鸿窗外影。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

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游洋州崇法院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

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

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

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题资州东岩

径转得幽谷,云岩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弯环依叠嶂。

缅想融结初,镌镵自天匠。

了无斧凿迹,但觉盘根壮。

深可数千尺,广逾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

形式: 古风

瑞鹤仙.赠官妓周韵

醉归来,不悟人间天上,云雨难寻旧迹。

但馀香、暗著罗衾,怎生忘得。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