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八首(其一)

鲁客事楚王,怀金袭丹素。

既荷主人恩,又蒙令尹顾。

日晏罢朝归,舆马塞衢路。

宗党生光辉,宾仆远倾慕。

富贵人所欲,道得亦何惧。

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鲁地的客人侍奉楚王,怀揣金银,身着华服。
既受主人厚恩,又承令尹关照。
日暮时分朝会结束归去,车马拥挤堵塞了街道。
同宗族的人因此感到荣耀,远近的宾客也都纷纷倾慕。
富贵是人们的普遍追求,但若取之有道,又有何畏惧。
南方有个儒生,迷失了方向,独自陷入了困境。
他在江边砍伐树木,设置陷阱,以捕获小兔子。

注释

鲁客:来自鲁国的客人。
事:侍奉。
楚王:楚国的君主。
怀金:怀揣金银财宝。
袭丹素:穿着华丽的衣服。
荷:承受。
主人:指楚王。
恩:恩惠。
令尹:楚国的高官。
顾:关照。
日晏:日暮,傍晚。
罢朝:朝会结束。
归:回去。
舆马:车辆与马匹。
塞衢路:堵塞道路。
宗党:同宗族的人。
光辉:荣耀光彩。
宾仆:宾客与仆从。
倾慕:羡慕向往。
富贵:富裕显贵。
人所欲:人们所追求的。
道得:取之有道。
何惧:有什么可害怕的。
南国:南方地区。
儒生:读书人。
迷方:迷失方向,迷茫。
沦误:陷入错误或困境。
伐木:砍伐树木。
清江湄:清澈的江边。
设罝:设置陷阱。
毚兔:小兔子,此处比喻微小的猎物。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鲍照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风采。

"鲁客事楚王,怀金袭丹素。既荷主人恩, 又蒙令尹顾。" 这几句描绘出诗人作为一个外来者(鲁客)在楚地为官,得到君主的宠爱与信任,穿着华丽的衣饰,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日晏罢朝归,舆马塞衢路。宗党生光辉,宾仆远倾慕。" 这部分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天官吏们下班回家的场景,以及诗人所在家族的荣耀和他个人的声望。

"富贵人所欲,道得亦何惧。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与地位的看法,以及对那些失落于世俗价值观中的读书人(儒生)的同情。

"伐木清江湄,设罝守毚兔。"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内心对于平静与自在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隐逸生活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地位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八)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

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

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一)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倏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能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三)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

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

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

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离邑已万里。

今方羁役去远征。来时闻君妇。

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亦云悲朝泣闲房。

又闻暮思泪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悦。

蓬鬓衰颜不复妆。见此令人有馀悲。

当愿君怀不暂忘。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