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荆溪禅师传后二首(其二)

清风遗句满人间,灭后天台迹更闲。

碑折塔摧人不顾,不堪冥目想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清风中流传着诗句充满世间
仙人离去后,天台山更加清幽

注释

清风:指轻柔的风,也暗示仙人的踪迹。
遗句:遗留下来的诗句。
满人间:遍布在人间各处。
灭后:仙人或某位历史人物消失之后。
天台迹:天台山的遗迹。
更闲:变得更加宁静。
碑折:石碑断裂。
塔摧:塔倒塌。
人不顾:人们不再关注。
不堪:难以忍受。
冥目:闭上眼睛,想象。
想空山:想象那空寂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书荆溪禅师传后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荆溪禅师身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师遗风的怀念和对禅寺衰败的感慨。

"清风遗句满人间",开篇以清风喻禅师的教诲如春风般流传世间,深入人心,体现了禅师生前的影响力。"灭后天台迹更闲","灭"字暗指禅师的离世,"天台迹"代指禅寺,这里表达的是禅师去世后,禅寺的宁静与寂寥,更显出禅师影响的深远。

"碑折塔摧人不顾",描绘了寺庙的荒凉,石碑断裂,塔身倾颓,这些景象暗示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人们似乎已经不再关注这些曾经的辉煌。"不堪冥目想空山",诗人难以忍受闭上眼睛去想象那空寂的山林,流露出对禅师和禅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寓言禅师的风范和禅寺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思。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书荆溪禅师传后二首(其一)

智者真宗谈一性,相传六世至荆溪。

高挥彩笔示深趣,来学无穷俱破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书慈光塔

灵骨未藏三十载,我来收得葬孤山。

此中起塔不在大,已有高名垂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二)

所栖幽致异人寰,野艇秋归碧浪间。

残日淡烟凝望处,参差楼阁认孤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和酬(其三)

烟波云木映闲扉,养病深栖是所宜。

便欲上生寻内院,却因泉石住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