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翻译

天气反复变化,已是秋日风光,心情也渐渐变得悲伤,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重阳节快到了。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在阴雨风凉的反复变化中,每刮一次风,下一次雨,天气便渐次转凉。
黄昏时刻的院落,总感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酒醒过后往事涌上心头,愁上加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稀微的蛩鸣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注释

转转:犹渐渐。
探:探看。
金英:菊花。
绿蚁: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蚁:酒的泡沫)称为“绿蚁”。
凄凄惶惶:不安状。
那堪:怎么能忍受。
砧[zhēn]声捣: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将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叫捣寒衣。
蛩:蟋蟀。
漏:计时工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情感的怀念,以及面对孤独夜晚时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风格作品。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这几句通过描绘秋日里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哀伤。"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描写了初秋时节,天气渐凉,自然界万物也随之变化。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这句诗通过反复使用"一番"来强调季节转换的层次感,表达了时间流逝的不可挽回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这几句描绘了黄昏时分,诗人在庭院中独自饮酒,酒醒之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更增添了无限哀愁。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面对漫长而孤独的夜晚,在清冷的月光下,只有各种自然的声音陪伴,这种氛围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和寂寞感。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

收录诗词(92)

李清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 生卒年: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诉衷情令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孤雁儿.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