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

停骖歇路隅,重感一长吁。

扰扰生还死,纷纷荣又枯。

困支青竹杖,闲捋白髭须。

莫叹身衰老,交游半已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停下马车在路边休息,心中再次涌起长长的叹息。
世间万物忙忙碌碌,从生到死,从荣华到衰败。
手拄着青竹杖,悠闲地摸着白胡子。
不要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曾经的朋友多半已经不在了。

注释

停骖:停下马车。
歇路隅:在路边休息。
扰扰:形容忙碌纷乱的样子。
生还死:从生到死。
纷纷:形容多而杂乱。
荣又枯:从繁荣到枯萎,比喻人生的兴衰。
困支:依靠,这里指拄着。
青竹杖:用青竹做的拐杖。
闲捋:悠闲地抚摸。
白髭须:白色的胡须。
莫叹:不要感叹。
交游:朋友,交往的人。
半已无:大多已经不在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开篇"停骖歇路隅,重感一长吁"两句,设定了诗人的情境:在偏僻的道路边停下马匹,静坐下来,长叹一声,表达出深深的情感波动。这是一个人生旅途中停留片刻,对过往岁月进行反思的瞬间。

接着"扰扰生还死,纷纷荣又枯"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生与死、荣耀与凋零的轮回,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扰扰"和"纷纷"都是形容词,用来形象地描绘出生活中不断变化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困支青竹杖,闲捋白髭须"两句,则是对老年生活状态的一种写实。"困支"指的是手臂枯槁,拿着青竹做成的手杖,"闲捋"则是形容诗人在闲暇时光里慢慢地整理自己白发浓密的胡须。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出诗人老年孤独、萧索的生活情景。

最后"莫叹身衰老,交游半已无"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身体日渐衰弱表示出的无奈,同时也感慨于朋友们或已经离去,或是联系逐渐减少。这里的"莫叹"并非是不叹息,而是表达了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接受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展现了人生变迁与个人的无力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安于命运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重题

泉石尚依依,林疏僧亦稀。

何年辞水阁,今夜宿云扉。

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

不能成一事,赢得白头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重题(其一)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重题(其二)

长松树下小溪头,班鹿胎巾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题(其三)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