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

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

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

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一旦寒热侵袭身体,就像战争掠过房屋。
即使支柱木头勉强支撑,筋疲力尽恢复缓慢。
芭蕉和王权终将腐朽,云雾般虚无飘渺。
还好衣里的明珠仍在,病中检查也心安理得。

注释

寒热:疾病或天气变化。
兵戈:战争。
室庐:房屋。
柱木:支撑的木头。
筋皮:筋疲力尽。
芭蕉张王:比喻权势者。
虚:空虚、不实。
衣中珠:珍贵的物品,象征希望或安慰。
点检:检查、审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病后》,诗人以个人身体康复的经历为题材,表达了对疾病侵袭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的哲思。首句“一经寒热攻骸骨”,形象地描绘了病痛如何侵袭身体,如同战争中的兵戈直击屋舍。接着,“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比喻身体虚弱,即使勉强支撑也难以恢复元气,筋骨疲乏,需要长时间调养。

“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运用比喻,将衰老的身体比作即将腐朽的芭蕉和虚无的云气,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脆弱。然而,诗人并未完全陷入消极,尾联“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中,“衣中珠”可能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坚韧或智慧,即使在病中,诗人仍能保持清醒,审视自我,生活态度依然如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病后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困境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病后白发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筋力从凋朽,肝心罢激昂。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退

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

此间本净何须洗,是病皆空岂有方。

示疾维摩元自在,放身南岳离思量。

病根欲去真元在,中夜梦游何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愈二首(其二)

病退日身轻,身轻心转清。

山空流水上,海静寸灯明。

朝市谁留住,林泉自不行。

筠溪惭丐士,流荡过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愈二首(其一)

学道虽云久,沉疴竟未除。

炎烝度三伏,晻暧觉中虚。

嘉谷不自长,荒榛终费锄。

何辞用兰石,梨枣得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