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阁次韵

金鸡峰下松风阁,记得前年五月登。

得兴不辞行曲折,乘凉直上最高层。

石林过雨水争出,溪谷转风云乱腾。

休问当时有王谢,风流何似竹间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金鸡峰下的松风阁,我记得那是前年的五月我曾攀登。
兴致高昂,不怕路途曲折,只为乘凉,直奔楼阁的最顶层。
雨后的石林生机勃勃,水珠竞相涌出,山谷间的风云翻腾起舞。
无需询问那时是否有王谢这样的名士,风雅比起竹林中的僧人如何?

注释

金鸡峰:山峰名。
松风阁:松树环绕的阁楼。
前年五月:过去的某一年五月。
得兴:兴致高涨。
乘凉:寻找阴凉处。
最高层:楼阁的顶部。
石林:由石头组成的树林。
争出:争相涌出。
溪谷:山谷。
风云乱腾:风云翻腾。
王谢:古代的名门望族。
风流:风雅,文采。
竹间僧:竹林中的僧人,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松风阁次韵》,描绘了他在金鸡峰下的松风阁登高赏景的情景。首句“金鸡峰下松风阁”点出了地点和环境,松风阁位于山峰之下,松涛阵阵,显得清幽宁静。诗人回忆起前年五月的登临,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得兴不辞行曲折”写出了诗人兴致勃勃,即使道路崎岖也不在意,表现了他的豪放与执着。接着,“乘凉直上最高层”描绘了他不顾炎热,直奔山顶,享受清凉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登高望远的向往。

“石林过雨水争出,溪谷转风云乱腾”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雨后石林生机盎然,溪谷风云变幻,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壮丽。最后,“休问当时有王谢,风流何似竹间僧?”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诗人认为眼前的风景胜过昔日豪门贵族的风流生活,更崇尚竹林中僧人的淡泊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游历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雅情怀。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林壑亭

会稽林壑东南胜,结构新亭亦壮哉。

树密不知云出没,山深常听水喧豗。

清幽可许渔樵隐,游赏岂无王谢来?

我欲题诗追李杜,风流不是出群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沽亭道中二首(其一)

野亭依柳树,水路出桑林。问俗谁能解?

怀思自不禁。远山归眼小,孤雁入云深。

可笑西京客,持杯学楚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沽亭道中二首(其二)

方离三柳树,又出下沽亭。

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

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

处处黄河道,吾将补水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泊瓜洲二首(其一)

晚泊瓜洲渡,秋风九月时。

野烟晴漠漠,江树绿离离。

客思无人会,乡情有雁知。

斐才惭李杜,对景亦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