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
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
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
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作品,名为《送人下第归》。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远方朋友离别时的心情。
首先,“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表达了诗人在新年到来之际,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状的不满。这里的“独立”可能是指诗人在精神上或实际上的孤立无援,而“身难达”则意味着内心的愿望难以实现。“新春与志违”则更深化了这种矛盾,表明外界的喜庆与诗人的内心不相符合。
紧接着,“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诗人在异乡时,看到青草长成,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这里“青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而“白头”则是对亲人或故土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渴望。
第三句,“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在这幅景象中,广阔的河岸、涌动的湖波以及远处模糊的楚国山峦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种景观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远方故乡深情的寄托。
最后,“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之日的期待和对即将离别之人的告诫。这里“高秋”意味着时光的流转,而“期再会”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此去莫忘机”则是一种深情的提醒,希望远行者不要忘记彼此之间的情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朋友离别的一种美好祝愿,也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上马生边思,戎装别众僚。
双旌衔命重,空碛去程遥。
迥没沙中树,孤飞雪外雕。
蕃庭过册礼,几日却回朝。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
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
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
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
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
树列烟岚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