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肃庙

土德衰微后,忠诚道不群。

誓功陈带砺,霸业拟桓文。

妙略奸雄慑,英声四海闻。

山旁遗庙在,牢落闭深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土德衰落的时代,忠诚显得与众不同。
他立下誓言,要用功绩比肩带砺之誓,追求像桓文那样的霸业。
他的巧妙策略令奸雄畏惧,他的英勇名声传遍四海。
山边还残留着他的庙宇,却孤独地隐藏在深云之中。

注释

土德:古代以五行相生说推算的朝代更替,土对应黄帝,此处指某个时代的结束。
衰微:衰败,不兴盛。
道:道德,原则。
不群:与众不同,超群出众。
誓功:立誓建立功勋。
陈:陈列,表明。
带砺:古代表示盟约的带和砺石,象征坚定的承诺。
桓文:齐桓公与晋文公,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霸主。
妙略:高明的策略。
奸雄:阴险狡诈的权势人物。
慑:震慑,使恐惧。
英声:英勇的声誉。
四海:天下,全世界。
闻:闻名,听见。
山旁遗庙:山边残存的庙宇。
牢落:荒凉,孤寂。
深云:深远的云雾,形容人迹罕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武肃庙》,主要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武肃王(可能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的敬仰与怀念。首句“土德衰微后”暗示了时代的动荡,而“忠诚道不群”则赞美了武肃王在乱世中坚守忠诚,其品行超群。接下来的“誓功陈带砺”和“霸业拟桓文”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功绩和类似古代名君桓公、文公的雄图伟业。

“妙略奸雄慑”赞扬了武肃王的智谋,连奸雄也为之震慑,显示出他的非凡军事才能。“英声四海闻”则表达了他名声远播,威望崇高。最后两句“山旁遗庙在,牢落闭深云”,描绘了庙宇坐落在山边,孤寂冷清,隐喻着英雄事迹虽被岁月尘封,但其精神仍在深山之中流传。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歌颂其忠诚、智勇和赫赫功绩的怀古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景仰之情。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牡丹

栽培宁暇问耕桑,红白相鲜映画堂。

泪湿浓妆含晓露,火燔寒玉照斜阳。

黄金剩买心无厌,绮席闲观兴更狂。

谁向风前悟零落,百年荣盛事非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玩月

去秋曾久玩,皓魄坠天涯。

始恨经年别,还忻此夜期。

鸣蛩沈古砌,惊鹊绕寒枝。

莫厌凭栏久,冰轮觉渐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经松江陆龟蒙旧居

甫里旧深隐,夫君道不行。

清名身后在,明月夜来生。

寒水曾垂钓,春田久废耕。

空遗散人传,千古见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经通慧僧录影堂

寂尔归真界,人间化已成。

两朝钦至业,四海仰高名。

旧迹存花社,遗编满帝京。

徘徊想前事,庭树跪鸦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