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牡丹》,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首句"栽培宁暇问耕桑"表达了对牡丹精心培育的赞美,暗示其主人对牡丹的珍视超过了农事。"红白相鲜映画堂"则生动描绘了牡丹花开时的艳丽,红白两色相互辉映,犹如画中仙境。
"泪湿浓妆含晓露"运用拟人手法,写牡丹花瓣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仿佛带着清晨的泪水,增添了其娇媚之态。"火燔寒玉照斜阳"则通过对比,形容牡丹在夕阳下燃烧般的热烈,即使在寒冷中也光芒四射。
"黄金剩买心无厌"一句,以黄金比喻富贵,表达了对牡丹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绮席闲观兴更狂"则进一步渲染了观赏牡丹时的豪放与忘我。
最后两句"谁向风前悟零落,百年荣盛事非长"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牡丹虽美,但终将凋零,提醒人们世间繁华皆过眼云烟,百年盛事并非永恒。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