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映尽朝阳与暮霞,苦无轩冕送尘沙。
旧闻灵草千年种,近有幽人一两家。
彩凤每来寻竹实,灵禽时复啄仙花。
伟哉往昔轻腾客,岂有心贪五马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界生活的意境。开篇“映尽朝阳与暮霞,苦无轩冕送尘沙”两句,通过对日出日落的描述,以及没有车马来迎接尘土的抱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仙界的向往。
接着,“旧闻灵草千年种,近有幽人一两家”两句,提到了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草,以及隐居的人家,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追求永生和隐逸生活的主题。
“彩凤每来寻竹实,灵禽时复啄仙花”两句,则通过彩凤寻找竹实和神鸟啄食仙花的画面,展现了一种仙境般的美好景象,这里的“彩凤”和“灵禽”都是传说中的瑞兽,它们的行为被赋予了追求仙果、享受仙境之美的寓意。
最后,“伟哉往昔轻腾客,岂有心贪五马车”两句,诗人通过对古往今来的轻舟客(隐喻清高脱俗之士)的赞叹,以及对那些贪图富贵、追求物质享乐的人的反问,表达了自己对于物欲的鄙视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仙界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情操。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依然仙迹倚岩开,真馆何年竟草莱。
今日梵宫方得到,旧时玄鹤也飞来。
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
禅客夜深能共坐,满窗明月正徘徊。
满坛明月化宫春,千古依依杨柳津。
碧沼不容生俗物,玉毫宁复示俦人。
幽寻已与三玄约,静乐谁知一点亲。
世外清游堪准拟,轮蹄无迹辗香尘。
千松万竹荫真祠,多少寻真不记归。
枕石池台全似古,穿云溪涧一如飞。
玄猿夜久鸣寥阒,黄鹤风高入太微。
直自六天浑屏静,圣功何代不皈依。
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
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
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
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