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浦闲行罢,西楼小宴时。
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
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
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江边楼阁中的小型聚会。诗人先是闲逛于南浦,之后到达西楼参加宴会。在这里,他悠然望着湖光,靠着栏杆流连忘返,又等待着月亮升起时再举杯畅饮。
“江果尝卢橘”一句,通过对当地水果的品尝,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物产的欣赏。同时,“山歌听竹枝”则描绘出诗人在大自然中聆听山间曲调和竹叶轻摇的声音,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与世无争的情境。
最后两句“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表达了即使彼此不曾有过长久的交往,但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共享欢乐,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诗中的意境轻松愉悦,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热爱,以及他那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和情感释放,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哲学。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洛下林园好自知,江南景物闇相随。
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
雨滴篷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莲池。
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