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五首(其一)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

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

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蒙尘清路急,御宿且谁供。

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

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尽管天下战事频繁,春天的景色却日渐浓厚。
长安城经历百战疲惫,皇宫北门任由众多恶势力横行。
边关要塞绵延三千多里,繁花似锦的景象重重叠叠。
皇帝出行时清除道路的尘土任务紧急,何处寻找提供住宿的宫殿呢?
我们要恢复前朝君王的仁政之道,像周朝那样迁都以保旧有国家的尊严。
蓬莱仙岛祥云缭绕,预示着新的盛世应当有龙飞凤舞的气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频繁、国力衰竭的景象,同时又不忘感叹春光的美好与自然界的生机。开篇“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战乱与和平春色的强烈反差。前者是战争的阴霾,后者则是生命力的坚韧不拔。

接着,“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疲惫与凶险,而“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则形象地描述了边塞的辽远和战火所引起的烟尘迷离。

“蒙尘清路急,御宿且谁供”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于行军打仗、供应后勤问题的深刻关切。紧接着,“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则展现出诗人对古代盛世的怀念和对当前局势的无奈。

最后,“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一句,则是一种超脱凡尘、寄托于神话传说的表达,通过对仙境蓬莱的描绘,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春光、古代盛世与现实国事的反复对比和渲染,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悟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是一篇集哀愁、怀旧、忧虑于一体的作品。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伤春五首(其二)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

天青风捲幔,草碧水通池。

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

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伤春五首(其三)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

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伤春五首(其四)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

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

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伤春五首(其五)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

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