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一)

三十六宫主。太上皇老君。哀悯下世士。

垂神教世贤。子欲修冥福。先当体窈冥。

生时得尊贵。不如过去荣。仙驾龙车。迎子游清天。

上登金楼殿。坐卧虚空间。行则飞仙从。

威仪上柱天。朝登天东头。暮到于天西。

戏乐九天外。纵意极周旋。驱使役百鬼。

总统于万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仙境般的景象,通过“三十六宫主”、“太上皇老君”的形象,展现了对修仙成神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以“子欲修冥福”开篇,点明了主题——追求冥福,即在死后获得超脱世俗的幸福。接下来,“先当体窈冥”,强调了在生前应修炼内省,达到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越。

“生时得尊贵,不如过去荣”,对比生前的尊贵与死后可能的荣耀,表达了对死后世界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成仙后的场景:“仙驾龙车,迎子游清天”,乘坐着龙车,穿越云霄,进入清静的天空。这不仅象征着灵魂的升华,也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上登金楼殿,坐卧虚空间”,登上金色的殿堂,在虚空中自由地坐卧,意味着灵魂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而“行则飞仙从,威仪上柱天”,则展示了成仙者所拥有的超凡力量和威严,他们可以自由行动,周围有飞仙随行,威仪直达天际。

最后,“朝登天东头,暮到于天西”,描述了成仙者在天界的自由穿梭,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轻松到达天界的另一端。“戏乐九天外,纵意极周旋”,在九天之外尽情嬉戏欢乐,随心所欲地活动,展现了成仙后生活的无限乐趣与自由。

“驱使役百鬼,总统于万金”,则暗示了成仙者拥有掌控鬼神、管理万物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超凡脱俗的形象。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修炼达到超脱世俗、享受永恒幸福的追求。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二)

吾哀世愚民,不信冥中神。

恃力害良善,不避贤行人。

驰马骋东西,自谓常无前。

善恶毕有报,业缘须臾间。

神明在上见,遣使直往牵。

从上头底收,系著天牢门。

五毒更㸦加,恶神来克侵。

口吟不能言,妻子呼仓天。

莫怨神不佑,由子行不仁。

形式: 古风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三)

吾哀时世人,不信于神明。

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

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

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

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宰,丞相踏地瞋。

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

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奋忽入黄泉。

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

形式: 古风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四)

吾哀世愚人,不信冥中神。

生时不恭敬,死便偿罪缘。

典官逐后驱,牵北走东西。

抱沙填江海,负石累高山。

白日不得食,夜分不得眠。

朝与杖一百,暮与鞭一千。

不堪考对苦,卖罪与生人。

两两共相牵,遂至死灭门。

皆由不敬道,神明考㰅人。

何不敬真神,生死得升天。

生荣死者乐,生死得蒙恩。

形式: 古风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五)

吾哀时世人,不信冥中神。

一门有十息,纵意行不仁。

神明鉴无外,终不滥煞人。

或夭华秀子,或夭妙少年。

门崩户以坏,学者如浮云。

死亦不脱岁,悲哭仍相寻。

妻子沉堙澌,一身孤独存。

呼天天玄远,呼地地亦深。

不能自怨责,各道怨师尊。

虽欲思善道,十子不复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