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二)

吾哀世愚民,不信冥中神。

恃力害良善,不避贤行人。

驰马骋东西,自谓常无前。

善恶毕有报,业缘须臾间。

神明在上见,遣使直往牵。

从上头底收,系著天牢门。

五毒更㸦加,恶神来克侵。

口吟不能言,妻子呼仓天。

莫怨神不佑,由子行不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世间人性的复杂与善恶报应的哲理。诗人首先表达了对世人愚昧无知、不相信冥界神灵的感慨,认为人们往往因自恃力量而伤害善良之人,不避让贤能之士,这种行为最终将受到公正的审判。

接着,诗人描绘了恶行的后果,如同骑马疾驰,自以为永远领先,却忽视了善恶终有报应的道理。他强调,无论善行或恶行,都有其对应的报应,在短暂的一生中,神明的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人间的一切,一旦罪行积累到一定程度,神明便会派遣使者直接将罪人带走,将其囚禁于天界的牢狱之中。

在天界,罪人将遭受五种毒刑的折磨,以及恶神的侵扰,无法言语,只能向天呼救,却无人回应。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恶行者最终将承受痛苦的警告,同时也暗示了对无辜受苦者的同情。

最后,诗人告诫世人,不应抱怨神灵不保佑自己,而是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仁慈,是否符合道德准则。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探讨了善恶报应的主题,提醒人们应当行善积德,以免遭受未来的惩罚。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三)

吾哀时世人,不信于神明。

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

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

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

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宰,丞相踏地瞋。

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

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奋忽入黄泉。

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

形式: 古风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四)

吾哀世愚人,不信冥中神。

生时不恭敬,死便偿罪缘。

典官逐后驱,牵北走东西。

抱沙填江海,负石累高山。

白日不得食,夜分不得眠。

朝与杖一百,暮与鞭一千。

不堪考对苦,卖罪与生人。

两两共相牵,遂至死灭门。

皆由不敬道,神明考㰅人。

何不敬真神,生死得升天。

生荣死者乐,生死得蒙恩。

形式: 古风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五)

吾哀时世人,不信冥中神。

一门有十息,纵意行不仁。

神明鉴无外,终不滥煞人。

或夭华秀子,或夭妙少年。

门崩户以坏,学者如浮云。

死亦不脱岁,悲哭仍相寻。

妻子沉堙澌,一身孤独存。

呼天天玄远,呼地地亦深。

不能自怨责,各道怨师尊。

虽欲思善道,十子不复还。

形式: 古风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其六)

吾告时世人,修道宜殷勤。

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勤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杨澌,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

伺命来极济,左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

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臣三七日,寝尸还更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