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承伯

君来别我向番阳,时节初春晓尚霜。

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砚席多知己,是处楼台可举觞。

只恐诏书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你来送我前往番阳,此时正值早春清晨还有霜冻。
园林中新绿的茶褐色柳树,田间飘散着梅花落瓣的香气。
这次行程中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何处楼阁都可以畅饮共酌。
只是担心不久后会有新的诏书下达,那时槐花又会黄了,近在眼前。

注释

君:你。
别:送别。
番阳:地名,古代区域。
时节:季节。
初春:早春。
晓尚霜:清晨仍有霜冻。
茶褐:茶绿色或深褐色。
园林:园林景色。
新柳色:新抽的柳叶。
鹿胎田地:形容田地肥沃。
落梅香:落花的梅花香。
此行:此次行程。
砚席:书桌和文房四宝。
知己:朋友。
举觞:举杯饮酒。
诏书:皇帝的命令。
非久下:不久后下达。
槐花:夏季开花,这里象征时间流逝。
眼前黄:指槐花盛开时的黄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名为《送黄承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君来别我向番阳,时节初春晓尚霜。"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即将离开的情景,时间设定在初春,天气还带有凉意,早晨的露水尚未完全消散。这两句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这里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春日渐暖之感。茶褐色的园林与新长出的柳条,鹿胎田间散落的梅花和它所带来的清香,都让人感觉到春天的生机。

"此行砚席多知己,是处楼台可举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前往之地的美好期待,那里不仅有文人墨客可以交流思想,更有适宜畅饮之所,让人感到欣慰。

"只恐诏书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黄。"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离去后可能很快就会接到召回命令的担忧,同时槐花如期而至,又是另一种时光易逝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初春的景色,更通过送别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黄秘丞

天下为人子,何人似庆门。

二亲皆白首,同日拜皇恩。

就养兰生畹,娱宾酒满樽。

自嗟偏侍早,相送只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黄铣应举

先世宦不达,少年才已雄。

何人为父执,独自振家风。

物色营求广,宾兴礼数隆。

孤寒今有望,太守汉吴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彭昱应举

计偕千百数,太半是虚名。

近日逢吾子,中心叹笔精。

众人皆禄位,所贵在诚明。

努力唐虞际,期于大有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路拯北游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