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尘外楼四首(其三)

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

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

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

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金门后的复杂心境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联“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中,“笑重登”表达了诗人历经十年后再次回到金门的喜悦与感慨,“白社僧”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回归。颔联“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宵蚁战”和“夏云蒸”象征生活的忙碌与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颈联“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的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追逐功名的不屑。尾联“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都市繁华与个人内心平静之间冲突的反思,以及对能否在忙碌中寻得片刻闲适的疑问。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感悟。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题天宁寺尘外楼

閒里香台尽日登,默然一笑又逢僧。

衣裁野薜缁尘净,饭试山精石鼎蒸。

大士西方谈实相,仙人东海说飞腾。

人间多少亡羊路,一一行来也未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湖上废寺二首(其一)

禅宫旧枕清湖曲,与客寻幽试共登。

独树春深初着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台荒曾与施乌食,城化徒闻驻鹿乘。

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长似为然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湖上废寺二首(其二)

古寺无人尽日开,阴廊寂寂长莓苔。

何年飞锡老僧去,此度折梅狂客来。

迸水乍如闻梵乐,疏松犹自绕香台。

人间俛仰成今古,何必昆明有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龙池庵三首(其二)

精庐原寄北山岩,新筑高斋过岭南。

谷窈窕间还密树,石孤危处更虚庵。

听经野鹿频窥户,宴坐山僧不出龛。

客欲逃禅无可醉,远公于酒禁方严。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