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顾尚书此日期,欲为花外板舆迟。
繁丝急管人人醉,竹径松堂处处宜。
双树暗芳春寂寞,五峰晴秀晚羲蕤。
暮钟杳杳催归骑,惆怅烟光不尽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清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不顾尚书此日期”,透露出诗人对既定行程的不拘泥,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接着“欲为花外板舆迟”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想要在花丛中慢慢前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繁丝急管人人醉”描绘了寺庙内外音乐声声,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无论是音乐还是景致都让人陶醉。“竹径松堂处处宜”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林小径与松木堂舍相得益彰,处处适宜休憩与思考。
“双树暗芳春寂寞,五峰晴秀晚羲蕤”两句,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双树的暗香与五峰的晴朗,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最后,“暮钟杳杳催归骑,惆怅烟光不尽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不舍,暮钟声声催促着归程,但心中却满是未尽之意,仿佛一首未完成的诗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远趋君命忽中违,此意年来识者稀。
黄绮曾为炎祚出,子陵终向富春归。
江船一话千年阔,尘梦今惊四十非。
何日孤帆过天目,海门春浪扫渔矶。
不须买棹往来频,我亦携家向海滨。
但得青山随鹿豕,未论黄阁画麒麟。
丧心疾已千年痼,起死方存六籍真。
归向兰溪溪上问,桃花春水正迷津。
五月茅茨静竹扉,论心方洽忽辞归。
沧江独棹冲新暑,白发高堂恋夕晖。
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
相知若问年来意,已傍西湖买钓矶。
百事支离力不禁,一官栖息病相侵。
星辰魏阙江湖迥,松柏茅茨岁月深。
欲倚黄精消白发,由来空谷有馀音。
曲肱已醒浮云梦,荷蒉休疑击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