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禅三首寄胡果(其一)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最近听说那位隐居的胡先生,暗自领悟了心灵的主宰。
他不遗憾人生短暂,反而悲伤于无尽的轮回之苦。
修行虽有其界限,但无为便能免受灾难。
切莫随意行方便之门,应对时机切莫完全忘却。

注释

近闻:最近听说。
胡隐士:指一位姓胡的隐居高人。
潜认:暗自认同或领悟。
得心王:认识到自己内心的主宰或达到心境的高境界。
不恨:不遗憾。
百年促:人生的短暂,百年是人生的概数。
翻悲:反而感到悲伤。
万劫长:指无尽的轮回和时间的漫长。
有修:进行修行。
终有限:终究是有局限的。
无事:无为而治,不做多余的事。
无殃:没有灾祸。
慎莫:千万不要。
通方便:随意提供帮助或开后门。
应机:根据具体情况。
不顿忘:不要完全忘记,要时刻铭记在心。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禅修体验和心得的诗歌。开篇“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两句,表明诗人最近听说了一位名叫胡的隐士,他在内心深处找到了自己的主宰,这里的“心王”指的是内心的觉醒和自我认识。接下来的“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历史悠久的感慨,不后悔百年的人生太过匆忙,却为时间的无限延伸感到悲哀。

中间的“有修终有限, 无事亦无殃”两句,意味着即使禅修也有尽头,但如果没有贪欲和烦恼,也就不会有罪业产生。这是对佛教中因缘果报的理解和体悟。

最后,“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两句,则告诫自己或他人要谨慎地使用一切方便之法,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要迅速作出反应,不要有片刻的遗忘。这是对禅修中机智和警觉的强调。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禅修、生命、时间以及觉悟的思考。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悟禅三首寄胡果(其二)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悟禅三首寄胡果(其三)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晓将别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

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

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

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

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

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