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曲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

缘冈绕涧却归来,百回看著无花树。

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已经离去,花朵也不知道春天去了哪里。
沿着山脊绕过山涧又回来,多次寻觅却见不到开花的树。
就在那晚,东风异常猛烈,带走了所有红花紫蕊,无一遗漏。
我这老人不像年轻人,经不起一次次与春天的离别。

注释

春已去:春天已经过去。
花亦不知:花儿也不明白。
春去处:春天消失的地方。
缘冈:沿着山脊。
绕涧:绕过山涧。
却归来:返回来。
无花树:没有开花的树木。
东风恶:强烈的东风。
收红拾紫:吹落了红色和紫色的花朵,比喻春天的逝去。
遗落:遗留,这里是带走的意思。
老夫:老人,作者自指。
不比少年儿:不能与年轻人相比。
不中数:受不了多次。
春别离:与春天的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年华更替的感慨。"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两句,通过花朵对春天离去的无知,反映出诗人的哀叹之情。"缘冈绕涧却归来"展现了诗人徘徊于自然景观之间的情感寄托,而"百回看著无花树"则表达了一种对春光不再的执着和留恋。

接下来的"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两句,通过突然变坏的天气来比喻时间的转瞬即逝,以及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珍惜。最后两句"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强调自己已非年轻时期,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与春天作别。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描绘春意渐去中的一个典型之作。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春来曲

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

黄衫白马带尘土,逢著探春人却回。

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

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形式: 古风

春词

红烟满户日照梁,天丝软弱虫飞扬。

菱花霍霍绕帷光,美人对镜著衣裳。

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词

良人朝早半夜起,樱桃如珠露如水。

下堂把火送郎回,移枕重眠晓窗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春燕词

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

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

黄姑说向新妇女,去年堕子污衣箱。

已能辞山复过海,幸我堂前故巢在。

求食慎勿爱高飞,空中饥鸢为尔害。

辛勤作窠在画梁,愿得年年主人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