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

六月江涛壁垒颓,苍崖翠甓就新台。

咄嗟双阙还依旧,咫尺群山信有材。

画戟风生两衙退,飞桥日出万人来。

不因毁圮催兴筑,谁见雍容治剧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诗人以江涛为背景,描绘了修州门的重建场景。"六月江涛壁垒颓"形象地写出江水汹涌,旧有的防御工事似乎在波涛中动摇,显示出变革的时机。"苍崖翠甓就新台"则描述了新修建的城台矗立于青翠的山崖之上,焕然一新。

"咄嗟双阙还依旧"表达了对原有建筑的赞叹,即使历经岁月,双阙依然屹立不倒。"咫尺群山信有材"进一步强调了周围环境的壮丽和可用资源,暗示着修州门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

"画戟风生两衙退"描绘了官员们退朝时的威仪,"飞桥日出万人来"则展现了门楼的繁忙与人气,日出时分人群络绎不绝。最后两句"不因毁圮催兴筑,谁见雍容治剧才"点明了此次修建并非单纯出于破坏后的修复,而是展现了一位地方官员卓越的治理才能和对民生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修州门的重建过程,赞美了地方官员的才智和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

随人射虎气终在,徒步白头心颇同。

遥想据鞍横槊处,新诗一一建安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李昭叙供备宴别湖亭

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

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

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

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一)

风波定后得西归,乌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二)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