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

随人射虎气终在,徒步白头心颇同。

遥想据鞍横槊处,新诗一一建安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小床上客人笑谈着元龙的豪情,手中无车却仍能弹剑于舍中。
即使分得五匹骏马,也不拒绝与众人共乘,轻裘虽旧,我仍愿意与大家共享。
尽管跟随他人射虎的勇气仍在,年华老去,白发苍苍,内心却依旧坚韧。
遥想当年骑马持槊的英勇场景,新的诗篇仿佛建安时期那般风骨。

注释

元龙:指陈登,三国时人,以豪放著称。这里借指有豪情的人。
弹铗:《战国策·齐策四》中冯谖弹铗而歌,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指挥剑的动作,象征壮志未酬。
轻裘:轻软的皮衣,表示富贵或慷慨之物。
敝诸公:谦虚的说法,意为让给各位尊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诗中,苏辙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友人告别场景,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友情和对才华的赞赏。诗人提到“小床卧客笑元龙”,以东汉名士陈登自比,表达对友人的亲近与敬重。他笑言自己虽然没有车马,但仍能像元龙一样豪放不羁。

“五马不辞分后乘”表达了对李豸秀才的厚待,即使地位不如对方,也愿意分享尊贵的待遇。接下来,“轻裘初许敝诸公”则赞美了友人的慷慨大方,即使是一身简朴的轻裘,也愿意赠予他人。

“随人射虎气终在”赞扬了李豸秀才的勇猛和志气,即使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少年时的豪情。最后两句,“遥想据鞍横槊处,新诗一一建安风”是对友人才华的期待,想象他在战场上吟咏诗歌,其风格如同建安时期的文人,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浓郁的艺术气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苏辙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体现了宋词中酬唱赠答的特色。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昭叙供备宴别湖亭

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

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

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

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一)

风波定后得西归,乌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其二)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其一)

古寺依山占几峰,精庐仿佛类天宫。

三年欲到官为碍,百里相望意自通。

无事佛僧何处著,人群鸟兽不妨同。

眼前簿领何时脱,一笑相看丈室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