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十七)

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

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幽衢下寮落,?路上飞翻。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

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道路的复杂性和选择的重要性。开篇“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点明人生的道路并非单一,而是充满了各种选择与可能性。接着,“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两句,通过对比安与危、清与浊的不同路径,强调了人生选择的慎重与重要性。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描绘了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与诱惑,形象地表达了在追求美好时可能会失去自我或陷入迷惑的状态。“幽衢下僚落,?路上飞翻”进一步阐述了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命运,或是沉沦于低谷,或是翱翔于高处。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人生境遇的起伏不定,以及外界环境对个人情绪的影响。“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则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是寻求避风港般的安稳,另一种则是向往自由与美好的心灵之旅。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揭示了情感与欲望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的判断与行为。“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最后两句总结了智慧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我认知与选择,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尊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鼓励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内心的真正渴望,同时强调了自我认知与独立思考的价值。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十八)

惰学迷三教,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

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十九)

生来死还送,日往月复旋。

弱丧昏风动,流浪逐物迁。

愚戆失正路,漂没入重渊。

一坠幽暗处,万劫履锋辛。

六道旋寰苦,三业未曾全。

坠流无人救,凄伤还自怜。

归诚观像物,方知虚妄筌。

苦海深河趣,思登般若船。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幻工作同异,变弄巧多声。

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

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

升沉苦乐异,徒祭哭苍天。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一)

百旬芥易尽,三灾理自倾。

石火无恒焰,电光非久停。

饥窘自相啖,刀兵竞相征。

疫病无医效,空劳怨苦声。

亲戚无相救,残害有馀情。

遗文虚满笥,徒欣富贵盈。

太息波川迅,悲斯苦业萦。

生灭恒敦逼,煎迫未安宁。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