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十八)

惰学迷三教,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

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惰性与傲慢所带来的后果。诗人通过“惰学迷三教”开篇,指出那些沉迷于自我,不愿学习,对宗教、哲学等知识一无所知的人,如同花朵虽美却无法结出果实。这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行动与思考的重要性。

接着,“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进一步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出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获得成果。而“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则批评了那些自视甚高,轻视他人的人,他们往往因为傲慢而无法达到真正的成功。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描述了傲慢与惰性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即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则夸张地表现了这种状态的长期性和痛苦性。

最后,“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表达了对那些在痛苦中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人的同情,以及对那些因傲慢而迷失方向的人的警示。诗人呼吁人们要从错误中学习,改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通过“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追求正确的道德标准和目标。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则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成功的道路上,也不能忘记谦逊和反思,否则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后悔不已。整首诗通过寓言故事,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弱点和成长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十九)

生来死还送,日往月复旋。

弱丧昏风动,流浪逐物迁。

愚戆失正路,漂没入重渊。

一坠幽暗处,万劫履锋辛。

六道旋寰苦,三业未曾全。

坠流无人救,凄伤还自怜。

归诚观像物,方知虚妄筌。

苦海深河趣,思登般若船。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幻工作同异,变弄巧多声。

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

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

升沉苦乐异,徒祭哭苍天。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一)

百旬芥易尽,三灾理自倾。

石火无恒焰,电光非久停。

饥窘自相啖,刀兵竞相征。

疫病无医效,空劳怨苦声。

亲戚无相救,残害有馀情。

遗文虚满笥,徒欣富贵盈。

太息波川迅,悲斯苦业萦。

生灭恒敦逼,煎迫未安宁。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二)

火气上升烟,云气叆叇云。

神龙吐津雾,扬埃坋人尘。

酒为放逸门,淫为生死源。

金银生患重,邪命坏戒根。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