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荐福寺僧栖白上人院

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

内殿频徵入,孤峰久作期。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

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佛门中有才华出众之人,即使修道也喜欢写诗。
他经常被召入皇宫内殿,期待已久的出世生活仿佛在那座孤峰上实现。
他的名声自古以来无人能及,深藏不露的行为不知维持了多少世。
他特别喜爱那座乔松环绕的庭院,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得道高僧的修行生活和精神状态。"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表明寺院中住有一位具有才华且已证悟佛道的僧人,这位僧人不仅在佛法上有所成就,也擅长吟诵诗歌。"内殿频徵入,孤峰久作期"则展示了这位僧人的特殊地位,常被召入内殿,与高僧交往,而"孤峰久作期"可能暗示他在寺院中修行的时间长久,甚至可能是寺中的重要人物。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这两句则是在探讨这位僧人的声誉和他的精神修持。"高名何代比"表达了对其声望的高度赞扬,而"密行几生持"则是说他所持守的佛法精髓,可能跨越多个世代而不变。

最后两句"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长爱乔松院"表达了僧人对寺院的一种深厚情感,而"清凉坐夏时"则是说在炎热的夏季,这位僧人能够在寺院中找到一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描写,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高洁品格和他们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是法从生有,脩持历劫尘。

独居岩下室,长似定中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长城庾将军

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立规上人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

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