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行简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形式: 古风

翻译

模糊的视线中,病弱的眼睛看到的是如雪花般的白发,
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形体与影子似乎也要分离。
梓州相隔两千余里,又正值剑门的五六月酷暑时节,
这哪里是远行的好时机,山间栈道在烈日下炙热如火烧。
说什么头巾上的泪水,那其实是内心深处的热血。
想到这里,希望你能早日回来,不要让我们分别太久。

注释

漠漠: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病眼:指生病的眼睛。
星星:形容白发如星点。
鬓雪:比喻两鬓斑白如雪。
筋骸:指人的身体。
衰惫:衰老疲倦。
形影:身体和影子。
分诀:分开,离别。
梓州:地名,古代四川的一个州。
剑门:地名,四川北部的山关。
火云:形容夏天炎热的天空。
烧栈:指栈道在烈日下炙热。
巾上泪:头巾上的泪水。
肠中血:比喻深深的痛苦和忧虑。
早归来:早日回来。
经年别:长时间的分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浓郁的离愁和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以一种病态的眼光看世界,一切都显得模糊而又充满忧虑(“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身体已然衰弱,但心中的那份思念却依旧如影随形(“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空间距离的描绘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梓州与剑门之间的遥远,以及时光的流转,都让人感到思念之重(“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诗中的“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一句,虽未直接表达思念,但通过对旅途中烈日炎炎的描写,暗示了内心的煎熬和焦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最真挚的情感流露。眼泪如溪流不止,不仅仅是因为眼前的离别,更是由于内心深处的痛楚(“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这种思念之深,让诗人渴望早日回到所爱之人的身边,不愿再经历长时间的分别(“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感受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别李十一后重寄

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

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

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

所怆别李君,平生同道术。

俱承金马诏,联秉谏臣笔。

共上青云梯,中途一相失。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蕙带与华簪,相逢是何日。

形式: 古风

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

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

独有行路子,悠悠不知还。

人生苦营营,终日群动间。

所务虽不同,同归于不闲。

扁舟来楚乡,匹马往秦关。

离忧绕心曲,宛转如循环。

且持一杯酒,聊以开愁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别苏州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

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

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

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

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怅望武丘路,沈吟浒水亭。

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

形式: 古风

别周军事

主人头白官仍冷,去后怜君是底人。

试谒会稽元相去,不妨相见却殷勤。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