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寄濠倅张都官

多惭吾亦未知音,天乐虽闻不许寻。

惠子相时情自好,庄生游处意能深。

闲来略记一春事,老去难忘千里心。

洛社交朋每相见,为吾因掉白头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深感惭愧,自己也不懂音乐,虽然能听到天籁之音,却不能深入探索。
惠施善于把握时机,他的情感自然流露;庄子游历世间,心思深沉而富有哲理。
闲暇时我会简单记录春天的事情,年岁渐长,对远方的思念却难以忘怀。
在洛阳与朋友们相聚,他们常常会因为我而吟诵白头吟。

注释

多惭:深感惭愧。
吾亦未知音:我自己也不懂音乐。
天乐:天籁之音。
不许寻:不能深入探索。
惠子:指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
相时:把握时机。
情自好:情感自然流露。
庄生: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
游处:游历世间。
意能深:心思深沉。
略记:简单记录。
一春事:春天的事情。
老去:年岁渐长。
难忘:难以忘怀。
千里心:远方的思念。
洛社:洛阳的社交圈子。
交朋:与朋友相聚。
每相见:常常相聚。
为吾:因为有我。
因掉:因而吟诵。
白头吟:古代诗歌,常表达岁月流逝的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代书寄濠倅张都官》。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音乐造诣不足的谦逊,感叹自己虽然能欣赏天籁之音,但无法深入探究。他以惠施和庄子的典故,赞扬了张都官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的好情操和深沉的思考。诗人回忆春天的事情,即使年事已高,仍然怀念远方的朋友。每次与洛水边的朋友相见,他们都会共同吟咏诗歌,而诗人借此机会寄语张都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代书答开封府推官姚辅周郎中

世态其如与愿违,必须言进是无知。

遍将底事闲思处,不若西街极论时。

设有奇才能动世,奈何双鬓已如丝。

天边新月从来细,不为人间爱画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代书答朝中旧友

少日治文章,亦曾观国光。

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

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击壤吟

人言别有洞中仙,洞里神仙恐妄传。

若俟灵丹须九转,必求朱顶更千年。

长年国里花千树,安乐窝中乐满悬。

有乐有花仍有酒,却疑身是洞中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击壤吟

击壤三千首,行窝二十家。

乐天为事业,养志是生涯。

出入将如意,过从用小车。

人能知此乐,何必待纷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