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贫游无定踪,乡信转难逢。

寒渚暮烟阔,去帆归思重。

潮平低戍火,木落远山钟。

况是渔家宿,疏篱响夜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贫穷漂泊无定所,家乡音讯难得遇。
冷清沙洲暮烟广,离去船只归思浓。
潮水涨平时低见戍楼灯火,叶落林疏远闻山寺钟声。
更何况投宿渔家,夜深篱笆间传来捣米声。

注释

贫游:因贫困而四处漂泊。
无定踪:没有固定的行踪或居所。
乡信:来自家乡的书信或消息。
转难逢:愈发难以遇到或收到。
寒渚:寒冷的水中小洲。
暮烟:傍晚时分的雾气或炊烟。
阔:广阔、弥漫。
去帆:离去的船帆,象征远行的人。
归思:思念归乡之情。
重:沉重、浓厚。
潮平:潮水涨至最高点,水面变得平静。
低戍火:低处的戍楼(防守边疆的岗楼)灯火可见。
木落:树叶飘落,表示秋季或树木稀疏。
远山钟:远方山中寺庙传来的钟声。
况是:何况是,更不用说。
渔家宿:在渔人家里借宿。
疏篱:稀疏的竹篱笆,常用于农村围园。
响夜舂:夜晚捣米的声音回荡,‘舂’指捣米的工具或动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漂泊不定、怀念家乡的情景。"贫游无定踪,乡信转难逢"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无常的生活和对家乡消息渴望却又难以得到的心情。"寒渚暮烟阔,去帆归思重"则是通过大自然的景象——河岸的晚烟和远去的船只,来强化诗人内心的怀念之情。"潮平低戍火,木落远山钟"中,潮汐的平静与防御工事上的火光,以及树叶的飘落和远处山中的钟声,都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况是渔家宿,疏篱响夜舂"则将诗人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即住在渔人的家中,听着稀疏的篱笆间传来的夜晚舂水声。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漂泊不定的哀愁。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别友人

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

阙下难孤立,天涯尚旅游。

听猿吟岛寺,待月上江楼。

醉别醒惆怅,云帆满乱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南逢洛下友人

洛下吟诗侣,南游只有君。

波涛归路见,蟋蟀在船闻。

晓月江城出,晴霞岛树分。

无穷怀古意,岂独绕湘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江楼作

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

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李参军

王孙游不遇,况我五湖人。

野店难投宿,渔家独问津。

岭分中夜月,江隔两乡春。

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