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迹何来此,游方渐老身。
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
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
无言即相别,此处不迷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与自我安慰。"高迹何来此,游方渐老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流转漂泊的无奈和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换的一种期待。
"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锡影"指的是金属制品所反射出的光泽,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而"衣痕"则表明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接触,"拂藓新"暗示了一种清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无言即相别,此处不迷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淡定和自信。这里的"无言"意味着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而"此处不迷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心中的方向和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尽管身处异乡,但内心依旧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与智慧。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孤舸凭幽窗,清波逼面凉。
举头还有碍,低眼即无妨。
瞥过沙禽翠,斜分夕照光。
何时到山寺,上阁看江乡。
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
难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时。
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
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
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
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
红兰白蘋渚,春暖刷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