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

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城里没有悠闲的地方,于是到城外游赏。
田地经过春雨的滋润,不禁思念起家乡的农耕。
山涧旁的蕨菜和薇草已经老去,隔着村庄可见丘陵纵横。
心中这无穷的兴致该如何寄托,不时又传来鹧鸪的啼鸣声。

注释

城里:城市内部。
无闲处:没有空闲放松的地方。
却寻:反而寻找。
城外行:到城外散步或游览。
田园:田地和园圃,这里泛指乡村。
经雨水:经历、受到春雨的润泽。
乡国:故乡,这里指代家乡。
忆桑耕:回忆起种桑养蚕和耕作的情景。
傍涧:靠近山涧。
蕨薇:蕨菜和薇草,两种野菜。
老:此处指植物生长得茂盛、成熟。
隔村:与村庄相隔。
冈陇:小山丘和田埂。
何穷:多么无尽,表达心情的深长。
此心兴:心中的兴趣或情趣。
时复:时常,不时。
鹧鸪声:鹧鸪鸟的叫声,常带有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逃离都市喧嚣、寻求自然田园生活的心境。开篇“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中无法找到片刻宁静的感受,于是选择了走出城市,到郊外去漫步。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写出了田园景象,雨后的土地变得湿润而肥沃,诗人心中涌现出对于农村生活、对于劳动和收获的怀念。这里的“桑耕”暗示了对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的眷恋。

下两句,“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则描绘了一种田园风光,其中“傍涧”指的是河旁,“蕨薇老”形容草木丛生而古老,而“隔村冈陇横”则是说村庄之间有连绵不绝的丘陵山峦。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这种情感是如何在听到鸟叫声时得以唤醒。这里的“何穷”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贫穷或寂寞,而“此心兴”则是说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时复鹧鸪声”则是在特定的时候,听到野鸡的叫声,这些声音又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田园描写,表达了一种逃离尘世、向往自然的诗意。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野鸭

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

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

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

红兰白蘋渚,春暖刷毛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喜表公往楚王城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

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

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喜夏雨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喜乾昼上人远相访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

圣明殊未至,离乱更应多。

澹泊门难到,从容日易过。

馀生消息外,只合听诗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