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王屋仙坛

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

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

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月亮照在山顶的坛场上,感觉空气清新,天空显得格外开阔。
我仿佛离银河很近,衣服都被寒冷的玉露打湿了。
云层中的太阳已经变成了红色,山外的夜晚刚开始消退。
这里就是仙境,只是担心自己难以再次攀登上去。

注释

月:月亮。
临:照在。
峰顶:山顶。
坛:祭祀或修行的场所。
气爽:空气清新。
觉:感到。
天宽:天空开阔。
身:身体。
去:离开。
银河:天上的银河。
近:接近。
衣:衣服。
沾:沾染。
玉露:冰冷的露水。
寒:寒冷。
云中:云层中。
日已赤:太阳变红。
山外:山的另一边。
夜初残:夜晚刚开始消退。
即此:就在这里。
是:是。
仙境:如梦如幻的地方。
惟愁:只忧虑。
再上:再次攀登。
难: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中登山仙境的景象,充满了超脱尘世、亲近自然之美。首句“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设置了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氛围,月光洒在山顶的祭坛上,给人以清新和广阔的感觉。

接下来的“身去银河近,衣沾玉露寒”则描写了诗人登高望远,仿佛能够触及天上的星辰,其衣服也被夜晚的露水沾湿,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神秘感和清冷。

“云中日已赤,山外夜初残”透露出时间的流转,从白昼到夜晚的过渡,诗人在山中观察到了这一天地间的自然变化。

最后,“即此是仙境,惟愁再上难”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仙境般美好场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再次攀登至此之难的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图画。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弱冠下茅岭,中年道不行。

旧交因贵绝,新月对愁生。

旅思风飘叶,归心雁过城。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塞即事二首(其一)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

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

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

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塞即事二首(其二)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