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识业人稀少,迷途者众多。
苦中生乐想,无喜强弦歌。
不饮寻常醉,昏昏溺爱河。
含笑造殃咎,后苦莫由他。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享乐的生活态度。"识业人稀少,迷途者众多"表明诗人对周围人的评价,认为真正能够理解和追求自己理想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在生活的误区中徘徊。"苦中生乐想,无喜强弦歌"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即便是在痛苦中也能寻找到乐趣,不需要外界的快乐来刺激自己。这里的“强弦”可能指的是一种过于强烈或是勉强的欢愉。
"不饮寻常醉,昏昏溺爱河"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酒精的态度,以及他沉浸在某种情感之中的状态。这里的“不饮”可能意味着不是通过饮酒来达到醉意,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说精神上的满足或是情感上的释放。"昏昏溺爱河"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事物或者情感的深沉喜爱,仿佛陷入了一条无法自拔的情感之河。
最后两句“含笑造殃咎,后苦莫由他”显示了诗人的智慧和超然。"含笑"可能意味着在面对挑战或是别人的非议时,保持一种豁达的态度,不被外界所影响。而“造殃咎”则暗示了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即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后苦莫由他"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态度,认为如果将来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也只能自己承担,不会归咎于别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自我满足的生活哲学。
不详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
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
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