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复江中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一艘小船载着全家穷困的人们,白发苍苍的人们还坚持拔去头上的白发。
远方的水面始终清澈碧绿,晴朗的树林中,春天的花朵不断飘落。
旅人的心情宽广,听到乡音倍感亲切,对美景和家乡的珍品充满留恋。
乘风疾驰的小船,恋恋不舍地离开,夕阳下,酒旗背后是那家小店。

注释

扁舟:小船。
尽室:全家。
贫相逐:穷困相随。
白发:白头发。
藏冠镊:拔去白发的镊子。
远水:远方的水面。
澄:清澈。
晴林:晴朗的树林。
过春花:飘落春天的花朵。
客情:旅人的心情。
浩荡:宽广。
逢乡语:听到乡音。
诗意:诗人的感情。
重物华:对美景和家乡的珍视。
风樯:乘风疾驰的小船。
贪程去:急于赶路。
斜日:夕阳。
青帘:酒旗。
背酒家:在酒家背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行者在春日的田野间,乘坐简陋的小船,随波逐流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对家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随着小船漂泊,无家可归,年纪已高却仍然要为生活所迫,这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通过“白发”这一细节得到了强调。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远处的水清澈见底,一整天都保持着那份宁静;而近处的林间,春花纷飞却又悄然落下,这些都是诗人眼中所见,但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平和与孤独。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者,对家乡的情感充满了胸膛,每当听到乡音,就会引发无尽的怀念。而“诗意”则是指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这份深情。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虽然有美好的风景可赏,但仍旧不忘继续前行的节奏。而“斜日”和“青帘”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似乎连酒家也成了他背离的过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南中书来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末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城东闲游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

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