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扬上人座右画松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

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画中的长松意境悠长,于方寸之间展现出千尺的气势。
青翠的树荫仿佛背着阳光,冷冽的色调好似能唤起风的吹拂。
这株松树独立标格,犹如高尚之人坚守节操。
远方的一枝仿佛可以摘取,我想要问问生公它的寓意。

注释

长松:指画中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千寻:形容极长,古时一寻约为八尺,千寻形容极其高大。
数尺中:指画幅虽小,但意境深远。
翠阴:翠绿的树荫。
背日:形容树荫浓密,如同背对着太阳。
寒色:指松树颜色偏冷,给人清寒之感。
生风:形容松树的气韵生动,好像能带动风来。
真树:真实的、有精神气质的树,这里比喻画中的松树栩栩如生。
孤标:独立而超群的品格。
高人:德行高尚的人。
立操同:坚持着相同的操守和原则。
一枝:远处伸出的树枝,也暗指松树的品格或寓意。
遥可折:虽然远但似乎可以触及,比喻领悟或理解其深意。
生公:可能指一位高僧或智者,此处借问表达对松树深层含义的好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座右之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长松意"一词已足以让人联想到诗人笔下的松树雄伟、气势磅磅,而"千寻数尺中"则细化了这一形象,让读者感受到松树之高大,虽然用的是虚拟的数字,但却能传达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更是通过对光影和颜色的描写,使得画面的氛围更加生动。这里的"翠阴"指的是松树所投下的浓密阴影,而"疑背日"则让人感觉到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形成了斑驳陆离的效果。而"寒色欲生风"则是对气氛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凉爽微风。

诗的后半部分"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之美与精神境界的一种认同和追求。在这里,"真树"不仅指的是画中的松树,更是诗人内心中那份坚韧不拔的品格。"孤标在"强调了松树独立、卓尔不群的特性,而"高人立操同"则显示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则是对画中之松的一种深情留恋。这里的"一枝遥可折"虽然字面上是在说可以摘取画中的松枝,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是诗人对于那份美好与精神追求的渴望。而"吾欲问生公"则是对画中之松或是画者的一种尊敬,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其生命力源泉和内在精神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理念。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咏数探得七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

求真初作传,鍊魄已成仙。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

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

影刹西方在,虚空翠色分。

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

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

今朝石门会,千古仰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

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

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

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

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

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