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按乐图

日日霓裳宴綵楼,三千歌粉侍宸旒。

月明宫殿双龙伏,云拥箫韶九凤游。

翠袖半笼金约臂,宝钗斜坠玉搔头。

不知舞到弓弯处,一拍春风一拍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每日都在綵楼举行盛大的霓裳宴,三千歌妓侍奉在皇帝身边。
明亮的月光下,宫殿如同双龙潜伏,云雾缭绕中,音乐悠扬,如九凤翱翔。
翠绿的衣袖半遮着金制的手臂,头上的宝钗斜插,玉簪摇曳。
舞者不知何时已至弦音弯曲之处,每一下舞动都伴随着春风和无尽的忧愁。

注释

日日:每日。
霓裳宴:华丽的宴会。
綵楼:彩绘的楼阁。
三千:众多。
歌粉:歌妓。
侍宸旒:侍奉皇帝。
月明:月光皎洁。
宫殿:皇宫。
双龙伏:龙形装饰静止。
箫韶:宫廷音乐。
九凤游:九只凤凰般的乐声。
翠袖:绿色的衣袖。
金约臂:金制手镯。
宝钗:贵重的发钗。
玉搔头:玉簪。
不知:不觉。
舞到弓弯处:舞姿优美到仿佛能拉满弓弦。
一拍春风:每一次舞动都像春风拂过。
一拍愁:每一次舞动都带着一丝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朝诗人陈允平笔下的唐明皇在綵楼之上日日举行盛大的霓裳宴的场景。他被三千歌妓围绕,宫殿之中月光明亮,仿佛双龙潜伏,云雾缭绕中奏响了箫韶之乐,九凤翩翩起舞。女子们身着华丽翠袖,金饰耀眼,宝钗斜挂,玉搔头摇曳生姿。诗人通过“不知舞到弓弯处”暗示舞者舞动得如此流畅,仿佛连弦箭都能随着她的舞步弯曲,而“一拍春风一拍愁”则表达了舞者在欢快的音乐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可能是对宫廷生活的感慨或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宴会的奢华与舞者的技艺,同时也蕴含了一丝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林道士故庐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关朝玉阙,暮回三岛宴金楼。

丹随鹤舞缑山月,剑伴龙归洛浦秋。

犹有石房云不散,晓风松柏两飕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经冯将军墓

同山半白云,此地葬将军。

香火空遗像,朝廷纪旧勋。

铁衣悬古塔,金钺镇荒坟。

一涧清泠水,年年生紫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虎丘即事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城西杨梅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