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士故庐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关朝玉阙,暮回三岛宴金楼。

丹随鹤舞缑山月,剑伴龙归洛浦秋。

犹有石房云不散,晓风松柏两飕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位青城山的道士骑着青牛,开始了漫游仙境的旅程。
他早晨叩响天门,拜谒玉帝宫殿,晚上则返回仙岛,在金色的楼阁中宴饮。
丹药随着仙鹤在缑山月光下起舞,宝剑伴随着他在洛水边的秋天与龙共舞。
他还居住在石室之中,云雾缭绕不散,清晨的风穿过松柏,带来阵阵清凉。

注释

青城道士:指住在青城山的修道之人。
跨青牛:骑着青色的牛。
清都:传说中的天宫。
汗漫游:无拘无束的漫游。
九关:天宫的九重门。
玉阙:玉制的宫殿。
三岛:神话中的仙岛。
金楼:华丽的仙人住所。
鹤舞:仙鹤起舞。
缑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龙归:龙出现或离去。
洛浦:洛水之滨。
石房:石头建造的房屋,可能指仙人的居所。
云不散:云雾缭绕。
晓风:清晨的风。
飕飗:形容风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城道士骑着青牛,踏上漫游仙境的旅程。他早晨叩响天宫的九重门,傍晚则返回三座仙岛,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宴饮。他的生活与仙鹤共舞,丹药与月光相伴,剑术与龙吟相映,显得神秘而悠然。他的居所石房云雾缭绕,清晨的松柏在风中摇曳,更增添了道家隐逸的意境。整体上,诗人通过道士的生活,展现了道教追求超脱尘世的理想和仙境的宁静之美。陈允平以细腻的笔触,将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宋代文人对道教世界的向往与敬仰。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经冯将军墓

同山半白云,此地葬将军。

香火空遗像,朝廷纪旧勋。

铁衣悬古塔,金钺镇荒坟。

一涧清泠水,年年生紫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虎丘即事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城西杨梅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客中怀友

霜露湿征衣,行非少壮时。

何堪万里役,动是一年期。

高谊贫中见,深情别后知。

相思相望处,云树碧参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