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

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

美人留采掇,玉鲔自扬鬐。

波澜日已浅,龟鳖日复滋。

虾蟆纵跳梁,得以缘其涯。

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

空有文字质,非无简策施。

仙鲤勿苦羡,宁将螷蛤卑。

徒剖腹中书,悠悠谁尔知。

聊保性命理,远潜江海湄。

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黾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清澈的池水轻轻荡漾,水草错落有致。
美丽的女子采摘水草,珍贵的玉鳍鱼自由游弋。
水面波动渐弱,龟鳖繁衍增多。
虾蟆任意跳跃,沿着池边嬉戏。
它们争先恐后地比赛,搅乱了平静的水面。
虽然有文字记载,但并未真正实施。
不必羡慕仙鲤,也不必自贬于蛙蛤之流。
白白在腹中藏着智慧,却无人知晓。
姑且保全生命,隐居在江海边。
这些琐事无需多言,任由蛙类忙碌。

注释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
藻荇:水生植物,如水藻和荇菜。
参差:交错不齐的样子。
玉鲔:珍贵的鱼,如玉带鱼。
扬鬐:鱼鳍摆动。
波澜:水面的起伏。
龟鳖:乌龟和鳖。
虾蟆:蟾蜍。
科斗: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现在的斗鸡。
简策:竹简和书籍。
仙鲤:神话中的神鱼。
剖腹:比喻展示或揭示内心的想法。
悠悠:长久、遥远。
湄:水边。
蛙黾:蛙和蟹,泛指小动物。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清池》,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以清池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生生物图景。"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开篇即展现出池水清澈,水草茂盛的画面,富有生机。"美人留采掇,玉鲔自扬鬐",以美人比喻池中的珍稀鱼类,形象地写出池中生物的优雅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通过"波澜日已浅,龟鳖日复滋",暗示池水逐渐变浅,而龟鳖等生物却繁衍生息。"虾蟆纵跳梁,得以缘其涯",描绘了虾蟆在池边活跃的情景。"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则描绘了科斗虫在水中纷乱游动的景象。

诗人感慨"空有文字质,非无简策施",暗指虽然自己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他以"仙鲤勿苦羡,宁将螷蛤卑"自比,表达不羡慕高位,宁愿像小动物一样低调生活的心境。最后,他选择"聊保性命理,远潜江海湄",保持淡泊,远离纷扰,只求平静度日。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盗儒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祭猫

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

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

送之于中河,咒尔非尔疏。

昔尔齧一鼠,衔鸣绕庭除。

欲使众鼠惊,意将清我庐。

一从登舟来,舟中同屋居。

糗粮虽甚薄,免食漏窃馀。

此实尔有勤,有勤胜鸡猪。

世人重驱驾,谓不如马驴。

已矣莫复论,为尔聊欷歔。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二)

北风如刀割寒骨,谷已成囷不仓猝。

任从密雪落交加,旋采乾薪烧榾柮。

锄犁满屋牛在牢,鹅鸭乱鸣鸡乱发。

割烹炊黍待邻叟,饱向茅檐閒兀兀。

田家此乐乐无涯,谁道一生空汨没。

公希平子定何如,我效梁鸿终适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一)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已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