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儒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他的穿着是儒生的衣服,他的主张却是墨家的理论。
自然界万物原本只有一源,但现在你却主张两种对立的根源。
你竟然忍心不埋葬亲人,任凭他们被野兽吃掉。
我心中秉持的是孟子的仁爱,不会接受你的无理辩解。

注释

其衣:他的衣服。
乃:是。
儒服:儒生的衣服。
其说:他的主张。
乃墨夷:是墨家的理论。
天生物:自然界万物。
一本:一个源头。
今尔:现在你。
尔:你。
二本:两种对立的根源。
不葬亲:不埋葬亲人。
委以:交给。
饱狐狸:被野兽吃掉。
吾心:我心中。
则:是。
孟子: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矢辞:无理辩解。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盗儒》,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的道德沦丧现象。"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表面上看似儒家学者,实际上言行不一,背离了儒家孝亲的伦理。"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批评这种人的虚伪,指责他们口头上尊崇儒家,行为上却违背了基本的亲情原则。"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直接指责他们不履行对亲人的责任,任由亲人尸骨暴露,被野兽吞噬。最后两句"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表达了诗人的立场,表示自己坚守孟子的仁爱之道,不会被这些人的虚伪言辞所迷惑。整首诗语言犀利,批判有力,体现了梅尧臣对社会道德败坏的忧虑和对儒家精神的坚守。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祭猫

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

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

送之于中河,咒尔非尔疏。

昔尔齧一鼠,衔鸣绕庭除。

欲使众鼠惊,意将清我庐。

一从登舟来,舟中同屋居。

糗粮虽甚薄,免食漏窃馀。

此实尔有勤,有勤胜鸡猪。

世人重驱驾,谓不如马驴。

已矣莫复论,为尔聊欷歔。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二)

北风如刀割寒骨,谷已成囷不仓猝。

任从密雪落交加,旋采乾薪烧榾柮。

锄犁满屋牛在牢,鹅鸭乱鸣鸡乱发。

割烹炊黍待邻叟,饱向茅檐閒兀兀。

田家此乐乐无涯,谁道一生空汨没。

公希平子定何如,我效梁鸿终适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一)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已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蚯蚓

蚯蚓在泥穴,出缩常似盈。

龙蟠亦以蟠,龙鸣亦以鸣。

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

蝼蝈似相助,草根无停声。

聒乱我不寐,每夕但欲明。

天地且容畜,憎恶唯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