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
雄风卷昏雾,干戈满楼船。
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燕。
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
若令交趾货,尽生虞芮田。
天意苟如此,遐人谁肯怜。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开篇“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两句,以宏大景象铺陈开来,东南辽阔的天空与无法渡越的汹涛河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雄风卷昏雾,干戈满楼船”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势磅礴的情景,其中“干戈”一词更添了一份剑拔弩张的紧张感。
然而,在这壮阔的自然背景下,诗人却表达出一种淡然与超脱。"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燕"中,“尉佗心”指的是不受世俗羁绊的心境,而“儿童待幽燕”则是对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论和世事的超然态度。陆贾舌虽小,却能说动天下;而汉山川之广阔,则是对远离尘嚣的心灵之旅的描写。
最后,“若令交趾货,尽生虞芮田”及“天意苟如此,遐人谁肯怜”两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命运的接受与超脱。即便是被迫远行,也只是一种宿命的安排;而对于那些远离尘世之人的遭遇,又有谁会去怜悯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自由,以及面对命运时的豁达。
不详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袅,西楼歌婵娟。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耕者戮力地,龙虎曾角逐。
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
昔日望夷宫,是处寻桑谷。
汉祖竟为龙,赵高徒指鹿。
当时行路人,已合伤心目。
汉祚又千年,秦原草还绿。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